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从好时髦到好实用: ESG华丽转身还需闯过两道关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房产 > 正文  2023-08-10 05:10:24 来源:亚汇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记者马梅若近期,呼啸而至的这也提醒我们,关注气候变化、聚焦绿色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尽管ESG很时髦,但还有诸多问题有待厘清。如何做好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真正将其转化为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利器?在全球面临极端天气、疫后经济恢复等问题的背景下,服务中小微群体的普惠金融与更侧重环境友好的绿色金融如何融合并协同推进?在实践中,企业又如何把ESG发展与自身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这些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强化信息披露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全面准确的ESG信息ESG关注企业的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积极践行ESG理念、提升ESG管理水平、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既是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难得机遇。长期以来,ESG备受争议的方面是缺乏一个具有公信力、通用的标准,因此,不少企业的ESG报告缺乏横向、纵向对比的价值。这也是很多人认为ESG只是企业“讲故事”的“装点门面”之举的原因。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可落地的信息披露标准。“近年来,我国和国际上相继推出了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标准和规范指引,并逐渐扩大信息披露的主体、内容和范围。”在近日举办的一个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信息披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ESG管理和实践水平。在他看来,加强ESG信息披露,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全面、准确的ESG信息,有助于获得消费者、监管机构、评级机构的认可,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副所长雷曜从ESG中环境(E)的标准体系出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谈道,相关信息披露工作要具备系统性、实质性、服务投资者的导向性、兼顾披露成本效率性、披露理念科学中性五大特点。“披露制度框架的系统性主要指披露制度注重顶层设计。”雷曜说。在这一方面,金融系统已陆续出台了多个文件,2015年,中央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进行部署,明确要建立上市公司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机制,这一方案为各个部门、金融市场落实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建立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将其作为建立和完善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内容,还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分工路线图。“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可持续信息披露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环境气候风险识别能力,减少授信等金融资金面临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环境气候风险识别咨询等综合服务。这个过程中,人民银行也牵头出台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这也是整个系统框架中的两个重要的标准。”雷曜补充说。那么,什么是好的披露标准呢?雷曜表示,要从关键领域重点企业的强制披露抓起,同时,随着政策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相关披露制度也应不断细化。此外,在雷曜看来,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应该能更好服务投资者的导向性。随着全球资本市场对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相关信息的披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绿色金融ESG相关金融产品开发和供给也在快速增加,因此,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也是支持我国有序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此,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龚文表示赞同。“现在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都会披露ESG报告,但是报告的质量并没有明确标准。”龚文表示,目前,该协会正在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绿色节能标准体系建设,呼吁通过ESG标准化来推动公司和行业治理发展。关注小微企业绿色转型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并进“从个人层面看,由于拥有较差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防御能力,弱势人群气候脆弱性更加明显,因此气候和环境变化会带给不同群体与其能力不匹配的风险。从企业层面来看,我们观察到,中小微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2.5%,与绿色转型息息相关。”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看来,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之间会产生不均匀的、非对称的影响。这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影响会更加显著。他表示,在现实中,谈及绿色转型,不少人想到的还是大项目、大企业。如果忽视中小微企业,我们的总减排目标就很难实现。基于主要受众群体的相似性和包容性特点出发,贝多广提出,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应该协同推进。“所谓绿色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注重协调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减缓、自然资源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绿色金融主要是推动绿色发展,普惠金融主要是推动包容性发展。”他分析,这两种金融形式的融合发展就是绿色普惠金融或者绿色包容性发展金融这个概念。对于这一概念,联合国秘书长普惠金融特别代表马克西玛曾提出三个要点:一是气候韧性,气候变化时要能抗住负面影响;二是投资,绿色普惠金融要让弱势人群有投资机会;三是收入机会,不要降低相关群体的收入,而应是提高收入。人民银行此前也多次提出要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投融资国际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一大关键就是要发挥金融对“三农”、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也就是说,让绿色金融服务发力“三农”、小微企业这些普惠金融支持的主体,实现资金的可获得、价格的实惠和资金使用安全。在贝多广看来,要克服绿色金融对普惠群体的排斥性,需加大政策对于绿色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重视程度并建立一套政策体系。此外,要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普惠金融标准,做到有标准可依。对需求端和供给端而言,要建立绿色要素市场和激励体系,提升人们的绿色动能;金融机构则要通过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机构绿色普惠供给水平。上述业务负责人强调了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作用。他建议,要大力发展绿色小额贷款、绿色消费贷款、绿色贸易融资、绿色票据、绿色保险等绿色普惠金融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健全绿色普惠金融产品体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