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海底“捞”出半年最大利润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房产 > 正文  2023-08-05 19:19:09 来源: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电商在线,作者 | 沈嵩男,编辑|斯问

7月30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6862.HK)在港交所发布一则“正面盈利预告”,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2023年上半年的盈利情况——对比2022年同期,暴增近30倍至人民币22亿元,去年该时期盈利约为7200万元。


(资料图)

这也是上市以来最高的半年盈利规模(此前最高为2019年的9.11亿元)。

对此,解释,利润增长主要系翻台率提升贡献,以及内部管理及营运改善、餐厅经营效率提升。

营收维度,去年上半年收入152亿元,今年上半年预计将不低于188亿元,同比增幅不低于23.7%。关于营收增长,一方面系餐厅客流量增加,经营好转;其次,餐厅数目同比也有所增长。

7月份,海底捞还前往各大演唱会现场接送粉丝,餐饮行业为了“获客”很努力

盈利增速大幅“跑赢”营收增速,直观因素是企业的“降本增效”。只是,考虑到在2021年年底曾大规模关店,在2022年下半年又逐步恢复了门店扩张的节奏,所以对于的超预期盈利,更贴切的说法可能是“控本增效”。

公告一出,7月31日股价以大涨12.17%收盘,市值约为1235亿港元。虽然对比2021年1月创下的5000亿港元市值巅峰,仍跌去近80%。但这一正面业绩预告,还是带动了港股上市连锁餐饮品牌如呷哺呷哺(00520.HK)、九毛九(09922.HK)、海伦司(08869.HK)等的集体上涨。

作为火锅行业的“龙头”,上半年的大规模盈利,也是今年上半年消费复苏在公司侧的扎实印证。宏观餐饮市场层面,7月底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居民消费数据,其中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

借此节点,我们尝试梳理、复盘,为了这一场业绩的爆发,在过去三年做了哪些有效的努力。

01 逆势扩张后,迎来上市首亏

2015年—2019年,曾连续4年录得营收、净利润、门店数量的正向增长。其中2019年净利润为23.45亿元,对比2015年的2.72亿元,4年涨近8倍;门店数量从146家扩张到768家。

2018年上市后,资本市场对的门店规模预期,更是一举展望到了3000家。

这一规模,与模式更好复制的西式连锁快餐品牌在同一层次。比如我们曾统计过,汉堡王在中国有约1400家店,必胜客在3000家左右,麦当劳为5700家。

但这些连锁品牌几乎都是加盟店,且门店面积远小于的直营店。如果想要迎合资本的想象,开出3000家直营大店(据赢商大数据,单店面积通常在900—1200㎡),几乎等同于在中国餐饮市场创造一个奇迹。

2018年上市前夕,创始人张勇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即坦言:“未来最大挑战还是(扩张)太快了”。

只是张勇的谨慎,对抗不了资本市场对规模的贪婪。一语成谶,盈利能力的衰退,自“逆势扩张”的2020年起。

2020年是业绩的分水岭,图表源自:同花顺

2020年,新开门店达544家,门店数量增长达70%,但营收规模只增长了7.8%,至286.14亿元,净利润因此跌超86.8%——彼时有1298家门店,一共赚了3.09亿元。也就是说,一家的门店,一年赚不到24万块钱。

2021年,又开了421家店,营收规模跃升至411.12亿元。规模有了,但单店效益更差了,因为批量关闭新开门店,录得了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41.63亿元(其中主要是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人民币33—39亿元),相当于一年亏掉了上市以来的绝大部分利润。

在公布爆亏41.63亿的盈利预警后,一个月内,其股价历史性地跌破了10港元。

疫情导致的经营上的不确定性,给了很多餐饮企业的不佳业绩,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但其实在这一年,也有不少餐饮公司赚了钱,比如百胜中国(旗下主要是肯德基、必胜客的中国门店)、九毛九就在该年,录得了上市以来的最大净利润。

全盘归咎于疫情显然有失公允。“我觉得的竞争问题不是在外部,它主要是在内部。”这是张勇在2023年6月7日的股东大会上说的话,反思的是过去三年,尤其是2020年、2021年。

对于“规模不经济”的门店扩张策略,张勇有自己的算盘——疫情加速了市场的优胜劣汰,一些位于优质地段的餐饮门店空置。另一方面,实体门店租金大幅下降,据仲量联行数据显示,上海核心商圈首层平均租金由2019年9月的92元/平方米/天,降低至2020年6月的48元/平方米/天。

但现实是,新店点位普遍不佳,经营整体不及预期,带动的营收增长未能覆盖高企的成本。举例来说,已经关闭的南昌(天空之城2049)店,据店长反映,这家店周边小区入住率与团队此前的调查数据相差甚远,只有30%左右,商场里终日不见人,餐厅的生意自然好不到哪去。

更直观的翻台率[(餐桌使用次数-总台位数)/总台位数]和单店效益(同期餐厅收入/餐厅数量),可以评价这两年的扩张结果——2019年单店营收4084万元,翻台率为4.8次;2021年这两项数据分别是2909万元、3次。

“门店财务指标不好,到底是由于新店处在正常的爬坡期,还是选址问题、内部管理的问题、店长能力不足?”执行董事、首席战略官周兆呈回忆,2021年6月时,曾希望通过组织调整改善店铺经营,但小修小补已无济于事。

02 扭亏为盈背后省下的37亿人工费

对于餐饮行业,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员工薪资、门店租金是经营成本的核心构成。在,这三项占收入的比重分别在40%、30%和1%的上下区间内。

其中,原材料采购与餐厅客流整体呈正相关,火锅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01579.HK)本就拆分自底料业务,是张勇的另一家控股公司。至于其它农产品,以对上游的采购量和话语权,成本浮动基本可控。

占收入比重不足1个百分点的地租成本影响相对有限。如此看来,人工成本无疑是“控本增效”的最佳选择。

2021年11月起,推行“啄木鸟”计划,开始大规模关店。2022年3月1日,张勇辞任CEO,从服务员干起的“最强打工人”杨利娟走到台前。杨利娟个头不高、说话客气、看似亲和,实则雷厉风行、又狠又严,被认为是一个“执法者”。

以翻台率为核心指标,杨利娟一举关闭表现不佳的300家门店,降低门店密度。同时,强调若门店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门店。

关店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据年报,其员工成本曾从2019年的人民币79.92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96.76亿元,增长21.1%,占收入的比重也从30.1%,来到了33.8%。到了2021年,员工成本更是攀升到了139.50亿元,占收入比重高达35.7%——这是自披露财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而到了2022年,在一系列“控本增效”的举措下,这一项回落至102.39亿元,占收入比重也降至33.0%(但在2019年前,这一项从未超过30%),虽然还是很高,但在减少了近4万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雇员为146584人,2022年同期为107592人,减少38992人,但其中包括拆分海外业务后,不再计入的“特海国际”员工,故国内业务实际裁减人数少于这一规模),仍省下了37亿元人工费。

当然,省钱不仅靠关店、裁员,也和更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关。据《封面新闻》报道,2021年将组织架构调整为“总部-大区经理-家族长-店长”的管理模式。其中强调大区经理和家族长要贴近一线,对门店运营、人员晋升,还有现场顾客满意度进行严格考核。

杨利娟曾对此解释:“从过往经历看,师徒制模式是适合发展的,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管理模式要进行动态调整。”

2022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至2.663亿元。下半年,启动“硬骨头”计划,尝试恢复部分此前关闭的门店,但在员工考核中仍执行淘汰机制,并推广“低底薪、高分红”的薪酬模式。

在投研机构“长桥海豚”的研判中,即使未来考虑到员工的分红激励,的人力成本也会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位置,大概率不会再像前几年那样,频繁冲到30%以上。

历年翻台率,2022年全年为3次

但的整体翻台率,仍落在3次这一历史低位,距离巅峰时期的5次,差距巨大。对比同行如凑凑火锅、巴奴毛肚等也并无优势。

一系列“控本增效”的举措看似杀伐决断,但对于从一块土豆片、一片菜叶子里面抠利润的餐饮企业来讲,似乎又是没有办法的事。也并非没有先例——据传2015年开年会,100多名店长和管理层奔赴三亚,在这一欢庆时刻,张勇宣布要全面裁撤小区经理,以减少的管理层级。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对员工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取消底薪、按件计薪。

最终,在2022年录得扭亏为盈,赚了13亿元。在港交所发布正面业绩预告的次日,股价收涨2.2%——此前已连跌7天。

此外,2022年12月30日,踩在财年收官前,拆分自海外业务的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一业务曾在2019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带来3302万美元、5376万美元、1.5亿美元和5572万美元的亏损。

张勇将特海国际拆分上市,也意在降低在财务报表上的亏损额。将集团持有的特海国际90%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了股东,这样就不再直接持有特海国际的任何权益,自然也不再进行财务并表。其2023年上半年正面盈利预告里就写到,“特海国际及其附属子公司的业务归类为本集团的已终止经营业务。”

03 创纪录的半年盈利规模,但海底捞不能光靠降本

“控本增效”的下一环“增效”,也就是推高消费者的客单价,是业绩的另一增长路径,但很难。

一方面,已然上探到火锅市场客单价天花板。2022年,客单价是104.9元,已经比火锅行业的平均客单价高出约20%。此外,客单价的年均复合增速,考虑入其较强的规模效应,也仅能转嫁上游原材料的成本上涨,帮它跑赢通胀增速而已。

上图:NCBD(餐宝点)统计的各餐饮品类客单价分布;下图:“长桥海豚”统计的海底捞历年客单价

另一面,的每一次增效行为,似乎都遭到了舆论的口诛笔伐——它以“保姆”级服务在餐饮行业立起品牌,但今年又屡屡因增效导致“服务”变形,不尽如人意,以至登上热搜榜。

3月份,有消费者反映,不再允许顾客只点“不花钱”的清汤锅了,官方对此确认。更早的2月份,又被曝不再允许消费者自带食材,称系考虑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

还有消费者曝小料涨价,“之前是9元一位,现在涨到了11元,贵了2块钱。”

对于小料涨价一事,客服回应,不同门店根据成本自主定价,可能会存在价格上调,不光是小料价格,菜品等都是差异化定价——但纯直营模式的餐饮品牌,对不同门店进行差异化定价,是颇不常见的一种选择。毕竟直营的一大意义,就在于让品牌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备高度的一致性,稳定消费者体验。

拒绝只点清汤锅、拒绝外带食材、门店根据成本对食材进行差异化定价,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提价行为,或有收效,但无一例外也都引来了消费者的不满。张勇曾说自己喜欢做餐饮生意,因为不论如何,一个人都要吃饭。但正因“民以食为天”,餐饮大品牌的任何价格变动,都受着社会的高度关注,行业的民生、刚需属性,虽然让需求市场空间巨大,但也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永恒掣肘。

“餐饮提价是很难的,尤其是在当下的舆论场,何况本身就不便宜。针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规避的办法,就是通过上新来代替直接提价,新菜可以促成客单价的提升,不过效果会稍微缓慢一些,需要等待新品渗透的时间”,有投研机构如是说。

何况,相较于呷哺呷哺推出新品牌“凑凑火锅”获得增长,西贝的贾国龙将自己当作美食实验家,乐此不疲地打造细分新品,在“上新”方面动作始终不多。

而推进的外卖业务,参与的门店数量已经从450家来到了1400家,可以说是覆盖完毕。但2022年,该业务占营收比重仍仅4.1%,预期增长潜力也较为有限。更直接地说,门店氛围、服务才是火锅的优势。如果只是在家里吃,无数的线下、线上商超,乃至专门的火锅超市,都将成为的直接对手。对比堂食,火锅外卖对来说,实际是一个商业逻辑不同的新市场,品牌的既往优势未必有效。

规模与翻台率就像鱼与熊掌,还难以兼得。高品质服务,已成为同价位餐饮行业的标配。何况,为女性消费者所青睐的“美甲”服务,今年以来也开始收费了。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新式餐饮如猪肚鸡火锅、椰子鸡火锅、港式打边炉等,又不断冲击着赖以为生的火锅市场。

可见,虽然即将交出最大盈利的半年报,但的“成长性”已然大打折扣。近三年从持续盈利走向巨亏,乃至恢复盈利,期间门店开开关关,最终只是验证了张勇早年的一个朴素断言:“餐饮行业是传统行业,有边界,我们餐饮企业开两家店可以赚钱,开三家店可能就赔钱。开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错了,更可能连增收都没有。”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