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为人子女的本分。
但重庆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一共育有4个儿子3个女儿,85岁的她却无家可归,在寒冷的冬日坐在一棵桂花树下,有村民发现时,她身体已经凉了。
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离她只有几米之远的2个儿子,都没有伸出援手,看了她的故事,也许会给你一些警醒。
(相关资料图)
01.母亲的7个儿女,到底该谁赡养老人?
母亲85岁,她的大半生都在不停地忙碌着。
抚养大7个儿女,又帮着照顾孙辈们,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没有力气种地,就把地和山林都分给儿女。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年纪大了,却成为儿子们的累赘。
根本原因是兄弟之间不睦,彼此都觉得父母偏心,认为别的兄弟得到父母的财产多。
老大的房子盖在老房的宅基地上,他的家是兄弟几个之中最大的,屋子宽敞明亮,为了让他盖房子,父母从宅基地搬了出来,可他却说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土地和山林。
继承父母土地的老二,却表示父母偏心老三老四,平时也是疼爱老三老三比较多,自己不受重视。
老三老四却认为,自己没有继承父母的宅基地和山林,不该由自己赡养老人。
老三忘了,自己夫妻在外地打工,2个孩子都是老人帮带大的,老四也忘了,他结婚时盖的房,是老人帮着垒起了一砖一瓦。
子女孝顺,不需要说什么,如果想要推卸责任,则有一百个理由。
3个女儿看哥哥们不养母亲,就商量着女儿们轮流养,老二女婿把丈母娘接回家没多久,4个儿子就找上门,把母亲接走了,女儿养母亲,让他们在村里很丢人。
在村委的协调下,母亲由4个儿子轮流养,她在每个儿子家住一个月,一年轮3圈也就过去了。
2014年元旦这天,母亲该轮到大儿子回家了,但他家门紧闭,屋里没人。
老四依然拎着包裹把母亲送到老大的家门口,不顾母亲的寒冷,转身离去。
过了2个小时,母亲等不到老大回来,又回到老四院子,想在老四家吃顿午饭,却被老四推出门外:“我已经养了你一个月,该轮到老大了,你去老大家吃吧。”
四面寒风中,老人不知道该去哪儿,只能又蹒跚地回到老大家门口。
02.冬日夜晚的哀嚎,到底打了谁的脸?
到了下午,老人又冷又饿,她就来到一个村民家中。
村民看到她来,以为她是来串门玩的,就边干活边递给她一个沙琪玛,老人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没啥东西给你,却还吃你家娃娃的东西。”
村民摆摆手说不客气,他不知道,这块沙琪玛是老人饿了大半天,也是生命最后唯一的食物。
眼看天就要黑了,老人又回到老大家门口,依然看到屋门紧闭,她不知道该去哪里?
也许是中午被老四推出来了,她知道再去老四家也不会被收留,就顺着山间小路去老二老三家,老二老三家挨着,她觉得总有一个儿子会让自己进门。
山路崎岖,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后来有人在山路上发现了血迹,说明摔得不轻,但她还是走到了老二家门口,她拍打着老二家的院门,喊着老二的小名:“奎奎,开开门吧,救救我。”
屋子里有灯光,但没有人出来,老人一直喊了大半夜,声音从响亮到嘶哑,就连远处的邻居都听到了,2个儿子怎么可能没听到?
后来,老二解释说:“我听到母亲喊我了,但也不该轮到我管,母亲应该去老大家,我不想参与老四和老大的事情,就没有出来。”
老三也承认自己听到了,他说:“喊的是老二的名字,再说不在我家门口,也轮不到我管。”
真是让人心寒,4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管母亲,就让受伤的母亲在寒风中哀嚎一夜,不知道母亲有没有那么一刻后悔过,照顾孩子的时候,听到孩子哭一声,都会赶紧抱起来哄,可自己年龄大了,儿子们却都视而不见。
老二早上终于开门,发现母亲躺在门口,他说当时母亲身上还有温度,他没有把母亲扶进屋,而是把她扶到一颗桂花树下,先去送孙子上学了。
坐在桂花树下的老人,引起村民的注意,有人发现老人走了,身上还带着伤。
03.孝顺父母,不该成为选择题
经过检查,老人身上不止摔倒一处伤,还有3根肋骨折断的旧伤。
村民对老人的经历感到愤怒,联名写信要求重罚她的儿子们,4个儿子也因为遗弃母亲被公开审判,成为大家的一面镜子,身为儿女,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对母亲不管不问。
这位母亲的故事,让我想起《喜丧》中的老太太,她也有4个儿女,但在年老体衰时,却没有一个儿女愿意赡养她,
老人从一个儿子家,被送到另一个儿子家,像一块抹布被人嫌弃,老人生命的最后,是在老二家的牛棚里度过的。
在老人离世后,几个儿女举办了一场热闹的丧事,舞台上演员在卖力地舞动,院子里儿女在有说有笑地吃饭,没有人去想老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喜丧》的老太太看重庆的这位母亲,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经历,没有被儿女善待。
但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真的是老人偏心吗?
并非如此!在我看来,是自私和狭隘,造成了亲情的淡漠。
老人并不需要吃多少,也许只要一碗热汤,但她更渴望的是儿女的关心。
几个儿女却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没人在乎母亲的感受,让老人在来回推诿中,寒了心。
有人猜测,是不是因为子女多的缘故,如果只有一个儿女,或许就不能推诿了。
可只有一个儿女,真的就能孝顺吗?如果儿子做不到心疼老人,老人的日子一样过不好。
有的人把老人视为累赘,却不能反过来想想,好的家风需要言传身教,如果你不能孝顺老人,又怎么能让儿女孝顺你?
孝顺父母,是一辈辈传承的美德,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让老人过得开心,也是儿女的本分。
老人吃不饱,打的是儿女的脸,也是一个儿女无能的体现。
那些孝顺的人,大多家庭和睦,儿女乖巧懂事,不会让老人生气。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