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永安桥、淾祥桥......北海古桥故事多(上) 焦点热闻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房产 > 正文  2023-06-27 20:24:41 来源:北京日报

提起北海,大家习惯性地加上“公园”俩字。作为现存历史上建园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典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北海公园深受诸多市民的喜爱。北海公园的古建筑较多,比如智珠殿、阅古楼、永安寺、先蚕坛、画舫斋、西天梵境等,都是游客喜欢去的地方。但是,北海公园的一些古桥常常会被游客忽视,走近这些古桥,听听它们的故事,不由感慨这座昔日皇家园林深厚的历史底蕴。


【资料图】

永安桥前身为太液桥

走进北海公园南门,琼华岛上正襟危坐的白塔迎接着八方来客,山前一池亭亭玉立的莲花颇为提气,一座石桥连接起了尘世与梵境。这座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后)至元三年(1337年),最早是以木结构为主,因这潭碧波曾用名太液池,桥也就称为太液桥。太液桥还有一个更为美丽的名字——堆云积翠桥,石桥两端的高大牌坊上,分别写着“堆云”与“积翠”。位于北岸的堆云牌坊与艮岳园远道而来的艮岳石相伴相守,这些艮岳石实名太湖石,因“皱、瘦、透、漏”的美学特点,在历代文人雅士眼中展现出了自然与园林之美。这些太湖石被堆砌组合,点缀园林,又如灵芝祥云送出美好祝福,于是有了“堆云”之词。与堆云牌坊对应的是南岸的积翠牌坊,“积翠”之意同样来自园中景观。首先整座园林便是绿色的世界,如天宫造化的一块翡翠,而与积翠牌坊紧邻的团城更是这块翡翠之上的绿意高潮。琼岛象征“蓬莱”,团城象征“瀛洲”,中海里的犀山台象征“方丈”,北海的水面是“太液池”,对于仙人居所的瀛洲,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将其用绿植点缀,筑城高台,与蓬莱相望,那充满绿意生机的瀛洲正是聚集了生机之所,迎合了“积翠”二字。

永安桥

可以说,桥与牌坊是一整体,也经历了变迁,至于何时改为石桥,在《北海景山公园志》中可以找到答案:“乾隆八年(1743年)三月十日,拆卸堆云积翠桥一座,改建转弯石桥一座,拆挪堆云牌坊一座,拆修积翠牌坊一座。”简短的记载,传递出了不少信息。乾隆八年,堆云积翠桥由木桥改为石桥,外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形成了如今三曲折三孔拱券,长85米,宽7.6米,两侧汉白玉望柱48根,建筑面积709平方米的样式。此外,积翠牌坊进行了“拆修”,堆云牌坊进行了“拆挪”,一个“修”与“挪”又传递出了新的信息,也就是说北岸的堆云牌坊位置发生了变化。

为何会发生变化,是因为那里又诞生了新的建筑——永安寺。这座依山而建的寺庙建筑群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因寺名,石桥也有了新的名字——永安桥。有趣的是,这藏于皇家御园的永安寺,却因为一对石头狮子闻名于民间。“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形象生动地调侃那些“调炮往里打,不分里外”的另类之人。究其原因是因为,寺门前的石狮子确实与众不同,别家都是背靠大门脸冲外,这对儿却是脸朝内,直向大门。其实,这对狮子真正的归属并非永安寺,而是这永安桥与堆云牌坊,它们与积翠牌坊前的一对石狮子才是一家,“兵分南北”保护着永安桥。

淾祥桥看着不像桥

北海公园东门的陟山门隔绝着人间烟火与御园春色。门外的陟山门街成了买卖街,不单直通景山公园,街中还有卖干果、排叉、点心、小吃儿的店铺,聚集了不少人气,烹出了不少百姓人家的生活之味。门内则是另一番景象,走过陟山门石桥,迎面便是守着智珠殿、护着半月城的智珠牌坊,牌坊上的装饰、花色、规制、点缀均独具特色。往北没几步,乾隆皇帝专门为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留诗留物的御制碑便坐落于此。

可别小看刚刚走过的陟山门桥,它的历史同样可追溯到元朝。据《辍耕录》记载,元至元年间此桥就已经诞生,大体规模为“长七十六尺,阔四十一尺半”。与众不同的是,曾经的石桥除了承担走人过车的任务外,还因为一条引水渠,肩负起了景观水景的供水任务。水流通过水渠引到琼华岛后山,储存在水池之中,利用高低落差,通过山前龙口喷出。这不免让笔者联想到了与北海公园为邻的故宫御花园堆秀山也有类似的“水法”设计,而在西安门附近曾经出现过的兔儿山也有运用水法造景的记载。如今在“琼岛春阴”碑的近旁,正好有一对儿残存的龙头状建筑构件,会不会就与曾经会喷水的龙头有关呢?

石桥在乾隆五年(1740年)被改建成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砖石结构三孔高拱券桥,位置向南稍有挪动,因为曾经的“水法”已被废弃,所以水渠并没有增设。如今的陟山桥长32米,宽7.1米,建筑面积311.62平方米。桥基础部分为花岗岩砌成,牢固耐腐蚀,桥身和三孔拱券均为烧制青砖砌成,桥上桥面石、仰天石、44根望柱、41块护栏板均为青砂石制成。1951年与1974年,陟山门桥分别经历整修,不单修补了残缺的望柱和护栏板,也在重要部位利用金属进行固定,桥面砖石还进行了更新铺就。

位于北海公园北门处的淾(yǐn)祥桥应当属于全园最为低调的桥了。虽然按辈分,这座始建于元代的桥当之无愧地排在前列,但因为守着水闸,又是以平桥样式存在,很多人并没有重视到它,甚至不少人误会它只是河边的一条路而已。不过只要站在侧岸,便可以发现桥的存在,虽然桥面经历多次铺设整修,但桥基与桥墩的石构件并未更换,敦实沉稳的石礅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牢固感,可见淾祥桥的质量过硬。

淾祥桥

之所以利用如此牢固的石礅,还与古桥以东的水闸有关,这一水闸在笔者的童年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记忆中每到北海公园,均会在淾祥桥上驻足,趴在栏杆上,看着水流通过水闸,因为高低落差而翻起的白水花,水花中经常有鱼儿如跃龙门一般蹦起,尤其是红色的鲤鱼,伴着洁白的浪花,甭提多有意思了。这倒是印证了此桥另外一个名字——俯饮桥,对于此桥另外一个名字,有人解读为便于牲畜俯身饮水之意,然而在这御园中怎会随意允许牲畜饮水?倒是应和了“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对于此情此景足可“俯饮景中情,仰聆水叮咚”了。而经过历史专家考证,这一小小水闸居然肩负着皇城水循环的重任,金水河正是从淾祥桥下把太液池里的水引出来的,经红墙外,流入筒子河中,再经涵洞流入紫禁城里,然后蜿蜒曲折,一路绘制“皇家生活画卷”。

七折曲桥是翘楚

如曼妙舞姿,如悠扬旋律,婉转间是匠心独运,曲折里也有世间沧桑。在北海公园的古桥家族中,除了直来直去,虹架两端者,也有“百转千回”展现“万千风景”的“曲桥”。

顾名思义,曲桥之曲,源自方向之曲折变化,通常以“直来直去”示人的桥梁,通过其间改变方向,而让行者减缓了前行的脚步,视野中也多了不少风景,且曲桥通常以平桥方式出现,运用在园林设计之中。正所谓“景莫妙于曲”,脚步的放缓甚至驻足,正因为角度的变化和视觉的多元,才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感动……笔者认为,曲桥已然跳脱了寻常“遇水架桥”的简单实用,而更多是为景观与心境服务的。

北海公园的曲桥家族中,位于濠濮间的七折曲桥最为抢眼,更是曲桥家族中的翘楚。

濠濮间曲桥

濠濮间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北海公园的众多景点中属于内敛型,走在公园的游览路线中,很容易就会错过它的存在。并非是因为它占地面积不大,而是它藏于公园以东长长的小山之后,正是蕴含了匠心的独特设计,伴着曲径绕过小山,一处敞开式的园林映入眼帘,并无院墙,却因小山环抱之中错落有致的建筑、水榭、曲桥……组成了一方幽静的小天地,正因为如此,有朋友喜欢将“濠濮间”写成“濠濮涧”。

濠濮间的七折曲桥为“曲径通幽”的意境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北边小路与画坊斋相连,通过曲桥则可以来到濠濮间的主要建筑三间榭。曲桥设计精巧,为全石结构的七折七孔石平桥,桥长25.18米、宽2.67米、建筑面积59.22平方米。桥墩为粗青砂石打凿,桥面每折由三块长条石顺铺,桥头加铺横条石,桥石栏杆低矮,雕刻简单镌空“回”形纹,桥头有抱鼓石,每侧22根石望柱,在折弯处的望柱加宽。

值得一提的是,桥北的小石牌坊既是起点,又是开启视觉盛宴的序曲,牌坊不大但做工精巧,石质结构简单大气,著名“文学青年”乾隆留下墨宝:“蘅皋蔚雨生机满;松嶂横云画意迎。”横批“汀兰岸芷吐芳馨”。穿过牌坊回眸间,又一颇有意境的对联映入眼帘:“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横批“山色波光相罨画”。

不要小看这南北两端的对联,细细品味你会发现,牌坊以北朝向郁郁葱葱的山景树色,所以对联中充满自然生机的内容正迎合了此景,南面因已经步上石桥,眼前的是一片水色,所以对联中的波光同样吻合了此意。

(原标题:北海古桥故事多(上))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京根儿

流程编辑:u028

关键词: